第十四章    弥赛亚使命

      耶稣的弥赛亚使命,目的在预备众人迎接即将来临的神国。耶稣不断期望末世神国的来临,那时,末日审判要区分义人、恶人。义人要进入永生,进入神国的福乐;恶人则难逃刑罚的厄运。将来的定命在乎现今的抉择,因为将来末世神国的权能,现今已借着耶稣临在世间,与人面对面,吩咐人作抉择:接受抑或抗拒神的治理。借着弥赛亚君王本人,众人面对将来末世神国的权能。当人决定接受这位君王时,表示决定接受将来神国,他们便经历到罪的赦免。当人悔改、转离罪恶、顺服神的治理,他们便可马上实际体验神国的福乐,虽然只是一部份的。他们蒙救赎,脱离撒但国度的捆绑,脱离罪恶的奴役,并且体验到内在的义,这义完全是神恩典的作为。耶稣的弥赛亚使命,要把神救赎计划的历史带向关键的时刻。耶稣借着在地上的出现和工作,使神国的权能在历史中彰显,以保证这种彰显于将来要达到荣耀的极致。基督本身及其工作是救赎历史的核心,这是整本圣经的启钥。整部新约圣经清楚见证这项事实,缺乏这启钥也不能正确明白旧约圣经。福音书所反映的耶稣弥赛亚使命也见证这项事实。因借着基督本身及其事工而有的这个关键时刻,不只保证了将来神国必临,甚至人现在可以经历将来神国的权能,并神国救赎福乐的实际。

      早期教会认为耶稣受死是完成他使命最基本的事件。最早的信仰告白(林前十五1一3)证实这点,其中有一句话说:「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

耶稣钉十字架的事件 从历史来看,耶稣的死是个悲剧,是一个人被好几个政治势力围困的悲剧。耶稣招惹文土和法利赛人誓死反对,因为耶稣拒绝文士和法利赛人对律法的诠释,摇撼了文士式犹太教的整个基础。耶稣招惹王室和祭司阶级的恐惧与愤恨,因为他凯旋进入耶路撒冷,洁净圣殿,向他们的权势挑战。毫无疑问的,公会竭力要致耶稣于死地。(他是宗教老师,是法利赛式宗教的威胁。他广受百姓欢迎,使他成为危险的政治人物。约翰福音报导公会的反应:「这人行好些神迹,我们怎么办呢?若这样由着他,人人都要信他,罗马人也要来夺我们的地上,和我们的百姓」(约十一4748)。这种反应符合当代历史。公会定耶稣亵渎的罪,因耶稣自称天上的人子,要坐在神的右边作王(可十四64)。公会这样作,是按照他们对旧约圣经的了解而作。他们的罪是心里刚硬,看不见那近在眼前、在耶稣身上显露的新启示和救赎事件的意义。彼拉多难解其咎,因耶稣由他所处决。他知道耶稣是善良的人,不是危险的革命份子,但他屈服于公会的压力,钉耶稣十字架,说他是叛乱狂热的份子。

      我们关心的是耶稣受死的神学。他是否预见他的死?他认为他的死有什么意义?

预言受难 福音书记载耶稣清楚预言他的受难。福音书认为彼得在该撒利亚腓立比认耶稣为弥赛亚是耶稣传道事工的转捩点。该撒利亚腓立比之后,耶稣开始一项新的教训。「从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可八31)这项有关他即将受死的教导,成了日后教训重要的一部份(可九12、31;十33;太十七12 ;廿18、19;路十七25)

      如何解释这项新教训?早期鉴别学认为该撒利亚腓立比是个分水岭,把我们主的传道事上分作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成功和喜乐的;第二阶段是失望和失败的。耶稣传道之初,信息广受欢迎,所以他自信成功在望。但不多久,耶稣便招意文土和法利赛人的愤恨,自知难逃一死。该撒利亚腓立比是耶稣对自己传道事工的解释之转捩点。可是,上述这种解释现在已不流行了。「福音书报导,打从开始,成与败、爱和仇,就是耶稣生活中的主要部份。福音书这项报导与历史事实相当符合。』」

    很多学者怀疑这些受难预言的历史真实性,原因是这些预言太详细了;一定是「事后预言」(vaticinium ex euente)——是早期教会按耶稣的死和复活才有的产物。虽然这些预言的形式有可能是教会为了保守福音传统而塑造的,但有两件事实尤应注意。受苦的人子这观念只出现在耶稣的言论中。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没有清楚的证据显示,犹太教曾把旧约圣经的人子观念和受苦的仆人观念熔为一炉;并且早期教会并不称呼耶稣作人子。如果我们应用「相异的准则」,我们应该断言,这些预言基本上是耶稣亲口说的。再者,除非耶稣对他自己的死会作一些解释,不然很难解释赎罪神学是如何在早期教会兴起的。很久以前,史怀哲批评威列得的无弥赛亚学说,因为在教会心目中,复活绝对不会把耶稣变成弥赛亚,这个批评迄今仍然有效。况且对耶稣复活的信心照样未曾使教会把赎罪意义加诸他的死。因为耶稣受死的神学,其源头必须溯自耶稣自己。

耶稣对受死的预期 耶稣受死达成他的使命,其重要性并不单根据这几句预言。事实上,耶稣的死是福音书的主题之一。这可从福音书作者以大量篇幅报导耶稣受死得见。马可福音常被称为冗长开场白的受难故事。撰写马可福音的最佳解释的确是:向外邦读者解释,耶稣既然是神的儿子,他怎么可能会如此羞辱而死,在罗马的十字架上遭受处决。

      耶稣受死的问题与耶和华仆人的问题,两者是分不开的。前面我们讨论过,耶稣认为他的使命是人子的使命,要成就受苦仆人的使命,他着意在众人的受苦和受死的事上使自己与众人相同。当施洗约翰不太愿意给耶稣施洗,耶稣却坚持要受洗,他说:「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太三15)。这句话最好看作表示凡事与百姓相同。借着洗礼,耶稣把自己与那些接受施洗约翰洗礼的人互相结连,虽然他不必认罪。他要尽的义可能是以赛亚书五三章十一节的义:「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义仆得称为义;并且他要担当他们的罪孽。」耶稣借着把自己列在罪人之中来开启他的传道事工。

      前面我们讨论过,耶稣受洗的时候,从天上来的声音合并引用诗篇二篇七节和以赛亚书四二章一节,构成了神仆人工作的呼召。因他是神的儿子,所以神拣选了他去履行耶和华忠仆的职任。引述以赛亚书仆人的经文,表示耶稣打从最开始就了解他的弥赛亚使命要按耶和华受苦仆人的角度去执行,而不是按大卫家君王的角度去执行。

      福音书中好些话语反映出耶稣自觉前面有灾难等着他。有人问耶稣为什么不教导他的门徒禁食。耶稣回答说,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陪伴之人岂能禁食呢?新郎还同在,他们不能禁食。「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日他们就要禁食」(可二20)。新郎的概念显然是个弥赛亚概念,而新郎要离开,不能按一般人类经历来解释。相反的,新郎要离开这句话,表示耶稣预期有一些不寻常的厄运要临到他,并给他门徒带来忧惧。悲惨的事件要发生,要瓦解这个新郎与陪伴之人在一起的欢乐。这不可能是别的,就是他的死。

      有一次,雅各和约翰来到耶稣跟前,求耶稣赐他们在他将来的国度里,能有尊贵的席位。耶稣回答他们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么?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么?」(可十38)这杯显然是受苦和受死的杯。但按着旧约圣经的杯的隐喻,耶稣显然是想到神对罪忿怒的杯。

      被死亡漫过这个同样的概念出现在路加福音十二章五○节的一句话里:『我有当受的洗;还没有成就,我是何等迫切呢!』这样的一句话不只表示耶稣自觉死亡在等待他;这句话更进一步表示——他的死是他使命的标竿。

    耶稣于最后晚餐告诉他的门徒说:「你们都要跌倒了;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可十四27)这句话引自撒迦利亚书十三章七节。先知不只预见牧人被击打、与羊群分散;他也预见存活的余民蒙洁净,他们在拯救的日子要成为神的百姓。撒迦利亚未论及这洁净将要如何成就;可是,经文里面有一些提示。在百姓为「他们所扎的」(亚十二12)举哀的那日子,必给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开一个泉源,洗除罪恶与污秽(亚十三1)。这引向代赎的思想,就是代替羊群受死的思想。这段经文说明了耶稣受死的思想充满他内心的情形,并引导他反覆思想这些旧约圣经预言的意义。

      这几段经文说明了耶稣不只自觉他是神的儿子,神要借着他把神的国带给人,他更自觉他的使命包括受苦和受死。在上述他受死的预言并其他讨论过的几段经文中,很少解释到他受死的原因或是受死的神学意义,只是单纯的说到那是他使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十字架的意义 有两处经文提到耶稣稍为解释到他受死的意义:一是马可福音十章四五节的重要话语;二是最后晚餐所说的。雅各和约翰求高位,耶稣答覆有关杯和洗礼在等着他,然后,马可福音加上这句话:「因为人子来,并不是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许多学者常认为这句话是福音传统后期成形时受到保罗思想影响而有的产物。但没有足够理由认为这句话不是出自耶稣的口。「凡认为圣餐话语的主要内容是耶稣所讲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认为这句话的内容是源自耶稣。」

      全部符类福音,加上保罗的书信,都记载耶稣与他的门徒设立最后晚餐时所讲的话。此处我们看见耶稣话语的报导有令人惊讶的差异——惊讶是因为我们会认为,耶稣这些话语很重要,教会应该一字不漏地记述下来,因为这是设立那一个不断重复的基督教圣礼的话语。马太福音(廿六28)遵照马可福音(十四24)的记载:「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只有马太福音加上这句话:「使罪得赦。」然后,马太福音再次依照马可福音记载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神的国里,喝新的那日子」(可十四25)。保罗增加一句带有末世论意味的解释:「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林前十一26)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两段经文(可十45和最后晚餐)论及耶稣受死的意义。我们知道,耶稣始终都了解受死是他弥赛亚使命的基本部份。可是,耶稣受难的经文却大部份没有提到受难的「神学」。如果福音传统就像形式批判学所以为的,是按早期基督教信仰所重新彻底塑造的,那么我们应该会看到这些受难经文有更明显的神学诠释才是。福音传统显示,耶稣只有少数几次提到他受死的意义。从这些经文,可以归纳出下列几项结论。

耶稣的死是弥赛亚的使命 耶稣的死是弥赛亚的使命,这是来自两方面推论的结果。一方面是上述的引证,耶稣认为他的受死是他整个传道事工的基本部份。另一方面是他对他受苦的预言所用的措辞:「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可八31)。耶利米亚认为这句话不可能是耶稣亲口说的,因为闪族语言中没有相当于希腊文dei(必须)的文字。这个看法不是绝对正确的,因为旧约圣经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出现dei(必须)这个希腊文好几次。尤其是但以理书二章廿八节的翻译:「只有一位在天上的神,能显明奥秘的事;他已将日后『必』有的事,指示尼布甲尼撒王。」这也许不是亚兰文严格的翻译。因此有足够理由断言,马可福音的dei(必须)可代表耶稣说话的意思。

      有些学者认为,耶稣之所以说「必须」受苦,是环境使然。耶稣了解大势已去,难逃一死。所以他顺应时势,把客观环境的「必须」转化为有宗教价值主观经历的「必须」。可是,这种解释与证据不符,因为当彼得责备耶稣宣告他即将受死,耶稣反过来责备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了解神的事,只了解人的事。」(可八33)(中文和合译本翻作「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彼得从纯粹人的层面去思想,在这一点上他无法提升到神的思想层面。耶稣受死这个事件,并不单纯是人力迫害的结果;这是神计划的一部份——这是神的事件。这个解释还有一项根据,就是不然的话,耶稣不需要那么严厉的责备彼得,说他是撒但的代言人。这句责备表示这是撒但的目标,要阻挠耶稣去死;或者最低限度,帮忙撒但的目标,转离引到死亡之路。所以,耶稣的死是他的弥赛亚使命中最深处的要素,事实上也是神对他的旨意。

      这个解释还有一项根据马可福音十章四五节的说词:「人子来……要舍命……」。舍命是耶稣来的目标。耶稣弥赛亚使命的目标和完成,就是舍弃他的性命。他的死亡并不单是外力迫害的结果,并不是不幸和悲惨的高潮。他的死亡乃是他使命的真正目标之实现,是他整个生命服事神和人的最高彰显。

      约翰福音比符类福音更明显说明耶稣受死是他的弥赛亚使命的基本部份。约翰福音清楚指出,耶稣受死不单是历史的事件;也是耶稣定意的救赎行动;他是好牧人,为羊舍命(psyche)(约十11,15,17)。如果舍命不是他弥赛亚使命的一部份,没有人能夺去他的命。他的死亡是他蓄意舍弃自己性命的行为;这是他从他父所领受的命令(约十18)。

耶稣受死是赎罪 马可福音十章四五节这句论及赎价的话语,显示出耶稣受死的救赎意义。人子要为多人舍弃他的性命(psyche),这句话涉及数个概念。

      第一,人的性命(psyche)可以失去或丧掉。「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益处呢?」人若丧掉了性命,就没有办法买回来。没有价钱足够赎回来。全世界的价值也不足够买赎丧掉了的性命。耶稣既认为许多人的性命是丧掉了的,他便舍弃自己的性命去把他们赎回来。

      第二,就是赎价的概念。「赎价(lutron)是希腊世界常见的概念,这是将奴隶从奴役中赎回时所要付的价钱」,或是买赎战犯,或是从捆绑中得释放所要付的价钱。犹太人的概念和古代一般的概念相同。「赎价等于是赔命的价钱。」这个字的意义也包括替代的祭、赎罪祭,就是以赛亚书五三章十节。asham(赎罪祭)所有的意义。耶稣的使命、目标是要舍命,要作赎价,使失去生命的人可以重新得回来。我们不必因为早期希腊教父使用这个字的方式而收回上述赎价的概念。早期希腊教父认为赎价是付给魔鬼的价银,使人可以从它的辖制之下赎回来。古教父俄利根(Origen)教导说:神把基督的灵魂给魔鬼,要交换人的灵魂;撒但接受这项交易之后,发现自己占有基督之后却无法继续保有他。透过这个属天的计策,魔鬼失去了辖制人、也失去了辖制基督的权力。十字架常被解释作饵钩,神用它来钓住魔鬼。十字架有时被解释作捕鼠笼,里面放着基督的血佗饵,使魔鬼堕入圈套中。耶稣这句话,或后来保罗的教训,都没有暗示基督的性命是付给魔鬼。无论如何,耶稣确实认为他自己的死是一项赎价,可以得回众人丧掉了的性命;但他并没有说明这事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必须查考以赛亚书五三章才能了解这个概念的背景:耶和华的仆人将他的命倾倒,以致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担当多人的罪(第12节)。

耶稣受死是代替 耶稣受死不只是为了救赎;这赎罪是借代替来完成。从涉及的一般概念与其采用的特殊措辞看来,都必定察觉个中代替的要素。马可福音十章四五节的前置词是anti,专指「代替」(译者注:中文和合译本未译出)。许多丧掉了性命的人得蒙救赎,是因为耶稣代替他们舍弃自己的性命。这一段话并没有解释这项代替的要素涉及什么,并且在十字架事件发生之前,我们也找不到满意的解释。我们知道,弥赛亚受死这件事实是门徒的绊脚石。因此,我们不太能期望会找到清楚明白的赎罪教义。无论如何,基本的要素确实存在,包括代替的成份。这成份被有些现代学者如泰莱所承认。「无可怀疑的,这包含代替的观念,因为有些事情是人们不能为自己成就的,却由别人替他们成就了。」

耶稣受死是献祭 耶稣受死不只是代替方式的救赎行动:它也是献祭的死。我们知道,以赛亚书五三章对受苦仆人的描述,是主耶稣解释他自己死的背景,预见神的仆人以他的性命作赎罪祭(赛五三10)。最后晚餐时,主耶稣所说的话,也有献祭的成份。他的身体不只要被擘开,他把杯递给他的门徒的时候说:「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可十四24)。马太福音的记载多加了一句话:「使罪得赦」(太廿六28)。哥林多前书十一章廿五节的形式略有不同。「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有关这约(这一定是新约)的教训,其背景是来自西乃山之约并赦罪之约。当摩西从神手中领受律法,便拿燔祭的血,和平安祭的血,一半洒在坛上。他将约书念给百姓听,他们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然后摩西将另外一半的血洒在百姓身上,说:「看,这是立约的血,是耶和华按这一切话与你们立约的凭据」(出廿四8)。这个约与献祭相连,但此处并无提及使罪得赦的事。

      「第二约」特定是赦罪之约。神借耶利米先知应许新约,他要将他的律法写在他百姓心里,并要和他们进入新而亲密的关系,他要赦免他们的罪孽,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恶(耶卅一34)。耶稣以杯为记号,在断言新约的成就,这约的目标是使罪得赦。再者,新约与他被擘开的身体,他为多人流出的血密切相连。这术语涉及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流血的意义。有些学者承认(至少是形式上)这是献祭的要素,但他们认为流血的基本意义是释放生命,使众人因此能有份于他的生命。另一方面,泰莱清楚认为,有圣经典故的「血」,不是「死亡」的同义词。他认为,基督的血确是指「基督的生命,自愿奉献,赐给众人。」耶稣以立约的血表示「他的生命,奉献给神,蒙神悦纳,被赐给众人,让众人可以得着。葡萄酒是这个生命的记号;但因为葡萄酒赐给他们喝,就不单是记号而已。这是蒙恩的途径,是一个占有的机会。葡萄酒没有转化成血,但葡萄酒是传递生命的媒介,这生命是耶稣借流血为多人释放的。」魏斯科(Westcott)主教支持这个观念:流血象征倾倒生命,使众人能得着。许多英国学者乐意接受这观念。不论这种解释看起来有多吸引人,流血的圣经观念「不是」释放生命的观念,乃是在死亡中倾倒生命,特别是在献祭死亡的方式中。流血不是为他人释放生命,乃是在死亡中交付生命。基督的血是基督死的同义词,因为流血涉及生命的地位被摧毁。基督的血「只是基督受死的救赎意义更生动的描述。」耶稣的血为多人流出来是指他的献祭死亡使许多人得益处。门徒要喝这杯并不象征有份于他的生命,却是分享救赎的福乐,是借基督献祭死亡而成就的。

耶稣受死是末世的 基督的死有末世的意义,因为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神的国里,喝新的那日子」(可十四25)。基督的死创造新团契(相交),这相交要待末世神国才会完全实现。在保罗的评注中,也有这种末世指向:「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林前十一26  )。

      有学者认为上述这个有关救赎献祭死亡的教训极不可能是主耶稣亲口说的,因为这个教训和耶稣有关神本性的教训内容不协调。不论从某些经文的释义,或从耶稣有关神本性的教训整个说来,这些学者的看法不坚固。常有学者认为,主耶稣有关神和赦罪的教训,其中心主题是:神赦免人的罪,是出于他对人的慈父性情,赦罪是白白的,无须献祭或赎罪。常有学者引用浪子的比喻来说明这种白白、无中保之神的赦免。浪子一回家,父亲就赦免他,无须献祭或流血。可是,这是个危险的辩证,因为浪子的比喻没有任何的中保;因此如果我们根据这比喻便除去赎罪,那么我们也必须除去任何救主之类的中保。浪子的比喻是为了教导一项真理,就是神对罪人爱的性质。不能单凭一个比喻就建立一套赦免的神学。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耶稣对神本质和本性的教训,耶稣认为神是爱,神也是公义、追讨罪的。换句话说,神是圣洁的爱。因为神是爱,他为人的罪预备了赦免;又因为神是圣洁的爱,所以他透过基督中保的献祭、赎罪、死亡来预备赦免。虽然泰莱对基督的死所涉及的一切事没有足够的了解,但有一件事他说得对极了:「若有人认为:罚恶复仇的行动不是出自圣洁的神,或不是人所需要的;这种观念是现代人的看法,把这种观念诿诸于古代世界,无异诽谤古世界。若有人认为:耶稣不可能从这种观念去讲论他的死,这是把耶稣的形象和他的思想现代化了。」

十字架的经历 耶稣的受难有两项细节,暗示耶稣的死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他的死不只是肉身死亡而已,虽然单是肉身的死亡就已经够可怖了。三卷符类福音书都记述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恳切的祷告,求他的父将「这杯」撤去(可十四36)。路加福音更记载耶稣极其伤痛,以致「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路廿二44)。

      库尔曼对比苏格拉底和耶稣基督的死。他指出,苏格拉底是沉静地、英雄式地受死,而耶稣是真正恐惧死亡地呼喊而死。库尔曼认为,死亡对耶稣来说是与神膈离,被交付在敌人手中;但这似乎也是死亡对所有人的意义。「如果耶稣的死只不过是个人身体受苦和死亡,那么耶稣求父神把这杯撤去,的确是和耶稣的精神十分不协调的祷告。」尤其我们知道,日后基督徒殉道,接受相同方式的死亡,出自对耶稣的爱,都是欢喜的接受死刑。这杯里面一定有比单单肉身死亡更深一层的事。旧约圣经里,杯是隐喻,是指审判惩罚,是神对罪的报应。耶稣凡事与罪人相同,他是神对罪之圣洁忿怒的对象。在客西马尼园,受难的时刻逼近,揭开了这忿怒的全部恐怖。虽然他早已知道他的受死是他弥赛亚使命的核心,虽然他早已定意要成就这项使命,但神对罪忿怒的杯极其可怕,极其痛苦,以致他不能自己,呼求解脱——「倘若可行」(可十四35)。然而他完全降服,遵命完成他的使命。

    第二个事件是耶稣在十字架上发出被遗弃的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可十五34)。这确实是引述诗篇廿二篇一节,也确实表示耶稣至少是陷在人性的痛苦之中。更准确的意思是,耶稣经历了被父神完全弃绝的感受。再者,也可能「全世界罪孽的重担,他与罪人彻底的自我认同,涉及的不只是感受,乃是真正被他的父神所弃绝。」

耶稣受死是凯旋胜利 约翰福音有几句话,带出耶稣受死的意义另外一方面。我们知道,耶稣使命的核心,是与邪恶权势的属灵争战。借着耶稣本人及其事工,神的国正在征服撒但的国度。约翰福音显示这种争战延伸到十字架。死亡的时刻意指「这世界的王」试图吞噬耶稣。他被犹大出卖被描述为魔鬼策划的行动(六70;十三2,27)。可是耶稣死亡表示这世界的王「被赶出去」(约十二31;亦见十六11)。约翰福音作者未知如何,他并没有试图描述耶稣的死也是撒但的行动,也是耶稣得胜撒但的行动。


This file is decompiled by an unregistered version of ChmDecompiler.
Regsitered version does not show this message.
You can download ChmDecompiler at : http://www.etextwizar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