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在基督之外的人
保罗的人观与世界观说明了他基本的末世观。往往有些学者按希腊二元论的背景来往释保罗思想。这希腊二元论包含宇宙学二元论及息息相关的人类学二元论。宇宙学二元论对比存在的两个层次:地上的和天上的;而人类学二元论对比人的两个部份:身体和灵魂。人的身体属于地上的层次,而灵魂则属于天上或属灵的层次。柏拉图并没有把物质世界看为真正的邪恶,柏拉图只认为物质世界是人灵魂或理性的障碍,而人乃是借灵魂或理性与神速系的。灵魂是先存的,本质是不毁灭的、不朽坏的。这种二元论在诺斯底主义的思想里,发展成视物质为邪恶领域的极端。于是,不论是柏拉图或是后来的诺斯底主义,都把救赎看作是:灵魂逃脱物质与身体的领域,以便飞升到终极实存的境界。希腊人没有上帝创造天地这观念。柏拉图认为:创造之神得缪哥『生』了世界,它把早已存在的物质赋以形状,创造之神得缪哥就是这样『生』了世界的。
从上述这些角度无法明白保罗的思想。保罗思想的基本结构不是宇宙学的二元论,乃是末世的二元论。保罗自觉站在两个世代之间。整个神的救赎工作,朝着神国在将来世代中完全实现,并包括所有受造之物的这个目标推进。在神国完全实现之前,这旧的世代依然继续有罪孽、邪恶、和死亡的辖制。然而,借着基督的事工并圣灵的降临,新世代的福乐已经提早临到那些在基督里的人身上。是时,世界及人类就整体而言,依然是在旧的世代辖制下。
保罗的创造观是典型的希伯来创造观,不是希腊的创造观。神是世界万物的创造主(弗三9;西一16),人也是他创造的(林前十五45)。万物都是神所创造,也是借着基督创造的(林前八6)。保罗思想并不容许一位希腊创造之神得缪哥的存在。希腊创造之神得缪哥的存在是为了使至高的上帝远离其受造之物。
像『创立世界』(弗一4)这一类措辞,表明creatio ex nihilo(从无创造有),不是把先存物质加工塑形。人是受造之物,没有权利向神作任何要求,正如泥土没有权利向窖匠要求什么(罗九20ff.)。然而,神要求人感谢他、敬拜他(罗一21,25)。一切受造之物和人都堕落了,因而伏在神审判之下。万有都服在虚空和败坏之下(罗八20)。受造之物本身没有目标,只是服在引向死亡之虚空的大圈之下。因受造之物堕落了,所以是过渡的,注定要过去的(林前七31)。这并不是指万物要烟消云散,乃是指万物要得蒙救赎,『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罗八21)。然而,保罗从来不因受造之物是物质不是灵,而视受造之物为邪恶。这就是他为什么明白斥责教会中一些禁欲主义倾向的原因。
世界 关于这方面,很值得研究保罗对世界(kosmos)的看法。Kosmos(世界)是一个没有希伯来文或亚兰文同意语的希腊字。旧约圣经称『天和地』或『万物』(诗八16,15上;四四24)。然而,希伯来文olam(世代),严格说来,是一个时间性字眼,意指『世代』。但因为犹大思想家与希腊世界接触的结果,olam(世代)这个字增添了新的涵意。这个字增添了空间的意义,因此,olam(世代)变成意指世代,亦指世界。上述背景是保罗交换使用aion(世代)和kosmos(世界)的原因(林前一20;三19;二6)。弗二2结合这两个字来称呼『今世的风俗』。
保罗用kosmos(世界)一词有几种意义。首先,他用这词来称呼宇宙——所有存在万物的整体(罗一20;弗一4;林前三22;八4,5)。
第二、保罗用 kosmos(世界)一词来称呼人居住的地、人的居所、历史的舞台。这是人出生进入的舞台(提前六7)。在这里,圣徒不得不与不道德的人接触(林前五10下)。世界是神应许赐给亚伯拉罕的产业(罗四13),而如今则是宣讲福音的工场(罗一8;西一6)。世界是没有指望、没有神之人的居所(弗二12)。世界这方面的意义在好几处圣经中与天堂显著对比(提前一15;三16;参西一20;弗一10)。
第三、保罗用kosmos(世界)一词来称呼人类、居住在地上之人类社会的整体。当保罗描述他在世为人的真诚品行(林后一12)时,他也可以说『在众人当中』为人。使徒们是世界上的污秽(林前四13),是其他人所鄙视的东西。世上愚拙的、软弱的、卑贱的、被人厌恶的(林前一27f)是那些来自人类社会最低的社会与文化阶层。世界要向神交账(罗三19),神要审判世界(罗三6),世界(中译为『天下』、『世人』,罗十一15;林后五19)要与神和好。这些都是指全部人类。有一处经文(林前四9),『世界』包括人与天使们(全部受造的灵界存有),英文修订标准译本的翻译显示这个意思。但英王叙定本的翻译,把存有分成三等,是很难注释的。
第四、若从人类与神的关系这角度去看,kosmos 一词有一含意是前述各经文所没有的。人类与神比较之下,是堕落的,是沉沦罪中的,因而是与神为敌的。在这方面,kosmos用来指称人类,有邪恶的弦外之意。人类世界本身原不是邪恶的,因为人是神的创造之物,且神的工作也是美好的。但当人从他实际存在的情况看来,他是背逆神的;因此,世界被视为是罪恶的。在这点上,kosmos(世界)和aion(世代)的用法彼此接近。外邦人随从今世的风俗行事为人(直译为『随从这世界的世代』),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弗二2)。这世代(或世界)的智慧与神的智慧尖锐对比(林前一20 f)。知识和智慧的理性上成就并非不给这世界;但人类最高的知性与理性成就都不足以认识神,并因此终究是愚拙的。我们无须反对这种人的智慧与知识;但若以这种人的智慧与知识去认识神,这种人的智慧与知识是愚拙的,正因为人类的心智被罪恶所歪曲。因此,认识神只能借神启示才能得到。『世上的灵』(世界对生命的整个展望与了解)与神的灵在不同的层次(林前二12)。因此,这世界的智慧永不能带领人归向神,因为这世界的智慧是愚拙的。当人完全只倚靠人类智慧的成就,他一定会走迷而不认识神(林前三19)。世上的小学,包括人的理学和遗传,甚至宗教,都是与基督对立的(西二8)。在基督之外的人类,包括神的百姓以色列,都受管于世俗的小学之下(加四3)。只有借着在基督里的救赎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世界也有其宗教,就是使人受禁欲主义及律法主义辖制的宗教,也许有智慧的外貌,促使人作某种敬虔和自律;但这宗教完全不能解决人面临的道德歧途(西二20 ff.)。从这观点来看,世界是在神的审判之下(林前十一32),迫切需要与神和好(林后五19;罗十一15)。
第五、保罗用Kosmos 一词,不只包括全人类,也包括整个人类属地关系的复合,包括嫁娶、买卖、忧喜等等全部的人类活动。世界不只是指全世界人类,也指人造的世界制度与关系的复合。保罗这样写,是因为当代教训的约束,信徒不应该让自己纠缠进这世界的制度里。『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林前七29—31)解释这段经文的意义,关键在于最后一句话:因为这世界的样子、结构,将要过去。这世界的样子、结构,本身不是邪恶的,因此,我们不需要过一个脱离身体、物质之禁欲主义的生活。然而,属世关系的结构是暂时的、是过渡的,是注定要过去的。既然基督徒属于新的、属神的层次,因此,虽然基督徒仍然活在世界上,并且不得不使用世界中的百物,但他人生的目标却不应该尽情享用世界,不应该从地上的、世界的层次中找寻他最深的动机与满足。保罗并非劝人守独身,要贫穷,要对生活各种经历无动于衷。保罗认为,人真正生活的资源来自更高的层次,他从这属灵领域的资源及其目标,找到存在的最深意义。基督徒虽然继续活在世界里,但他并没有向这世界投降,放纵自己在世界的逸乐中,因这世界会横互在人和神中间。
基督徒与人类关系的世界层次,最理想的关系是保罗在加拉太书六14所说的:『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这节经文的意义在下一节:『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此处保罗把割礼归入世界的一部份。加拉太的犹太主义者以割礼夸口,把割礼变成达致更高灵程的途径和方法。这一类步骤诉诸人的骄傲,保罗不再对这些有兴趣,因他就世界而论,已经钉在十字架上了。这不是说,保罗反对给犹太人施行割礼。他自己曾给提摩太行割礼,因为提摩太的母亲是犹太人(徒十六3)。保罗这样做,是有意要避谣。保罗的敌人散布谣言,说保罗教导所有住在外邦人当中的犹太人摒弃割礼(徒廿一21)。保罗从来没有停止承认他的犹太血统(罗十一1),也没有否认神呼 召以色列的特权与殊荣(罗九4--5)。但所有这类宗教事物都被保罗视为世界制度的一部份,保罗不再视之为值得夸口或骄傲的事物。保罗随时准备把这些全部丢弃。包括丢弃一切其他的人类关系,如果这些丢弃能帮助他得着基督的话(腓三4一9)。与世界相连的邪恶并不在于世界本身,乃在于世界在人心中所产生的态度,使人离开对造物主完全的敬拜。
总而言之,保罗的世界观并不类似希腊的二元论。保罗并不视受造物或人类本身为罪恶,他也丝毫不支持禁欲主义的看法。禁欲主义者认为,良善的生活在于否定自然或受造物,否定与人类社会往来相通。保罗认为『世俗』是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罗一25),是不以神夸口为荣,却在人和受造的层次夸耀。世界之所以是罪恶的,只在于高抬自己在神之上、不原意谦卑自己承认它造物的主。人一旦被救赎出来,就不再是罪恶世界的一部份,反而成了神国度的子民。?
灵界权势 保罗认为宇宙中有良善的诸灵,也有邪恶的诸灵。他认为旧的世代是在一些超自然邪恶权势的掌握之中。
保罗认为众天使是服事神的灵界存有。律法是借天使经中保之手设立的(加三19)。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林前四 9;十一10;提前五21)。天使看见耶稣升天(提前三16)。到了将来,主耶稣同他有能力的天使,在火焰中从天上显现,要报应那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帖后一7,8)。
另一方面,保罗也曾提及,有敌挡神和人的灵界权势;企图叫人与神的爱隔绝(罗八38);终将接受审判(林前六3);也曾成了人敬拜的对象,使人不敬拜神(西二18)。
保罗论及拜偶像的时候,也连带提到鬼魔和邪灵。虽然保罗知道偶像本身子虚乌有(林前八4—6),因此偶像本身没有任何权势可言,可是偶像却与鬼魔的权势相连。所以保罗认为,敬拜偶像就等于向鬼魔献祭(林前十19一21)。保罗预言:在末后的时候,那欺骗人的邪灵和鬼魔,将要变本加厉,使人离弃真道(提前四1一3);这些鬼魔活动,相当于主的日子快要到之前,撒但借那不法的人所作的困兽之斗(帖后二9)。
然而,神首要的仇敌是一位邪恶的灵,有时称为魔鬼(弗四27;六ll;提前三7),但通常称为撒但。撒但是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弗二2),是这世代的神(林后四4)。撒但致力于弄瞎人的心眼,使他们不明白福音拯救之大能。撒但是那诱惑人的,企图借着诸般的患难叫信徒离弃福音真道(帖前三5),阻挡神的仆人事奉(帖前二18),兴起假使徒歪曲福音真理(林后十一14),不断试图颠覆神的百姓(弗六11,12,16),甚至能够借着肉身患难的方式,攻击神特别拣选的仆人(林后十二7)。撒但最终目标是要拦阻神的救赎计划,并且在这世代的末了,它的权势将会充满那不法的人,倾全力作最后一击,企图覆灭神的工作,使人转而敬拜邪恶(帖后二4一10)。然而,撒但必然覆亡;神要将撒但践踏在圣徒脚下(罗十六20)。
保罗不但提及好天使、坏天使、撒但、和鬼魔,他也采用另一组词汇来称呼灵界权势的等级。下列是各种名称:
『执政的』(arche),林前十五24;弗一21;西二10 。
『众执政的』(archai),弗三10 ;六12;西一16;二15;罗八38。
『掌权的』(exousia),林前十五24;弗一21;西二10。
『众掌权的』(exousiai),弗三10;六12;西一16;二15。
『有能的』(dynamis),林前十五24;弗一21。
『众有能的』(dynameis),罗八38。
『有位的』(thronoi),西一16。
『主治的』(kyriotes),弗一21。
『众主治的』(kyriotetes),西一16。
『管辖这幽暗世界的』,弗六12。
『天空属灵气的恶魔』,弗六12。
『黑暗的权势』,西一13。
『一切有名的』,弗一21。
『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腓二10。
弗六llff.明白显示,这些名称是指一些超自然存有。弗六11ff.论到信徒的争战,是与魔鬼,与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保罗通常视之为邪恶、敌挡神国的东西。然而,这些灵界权势有时候并不带有邪恶色彩,保罗视之为受造之物,其存在似乎是为了神的荣耀(西一16)。基督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西二10);神的旨意要向这些天上执政的、掌权的,借着教会显示神百般的智慧(弗三10)。
有关上述诸灵的资料,类似那些我们已经发现的有关众天使的资料。上述诸灵是受造之物,正如一切受造之物,其存在是为了神与基督的荣耀。然而,诸灵世界中有一部份曾经背叛神,因而敌挡神的计划。神的旨意容许撒但与邪恶天使,对这世代的动向有广大的权势。这世界的反叛状态不只借人类堕落的情况反映,也借天使世界部份的反叛状态反映出来。
研究保罗称呼这些灵界权势的用语,显示保罗有意采用种种含混的名称。尤其可从他转换一些字的单数和复数格式得知。我们无法把这些名称分类成界限分明的灵界等级。我们也不能肯定保罗之所以用各种不同的名称,是为了要分别称谓天使的不同种类或等级。也许保罗当时面对一些看法,仔细分别天使的不同阶层,而他有意用非常弹性,甚至象征性的用语来申明:一切邪恶的权势,不论是什么,不论是位格或非位格的,都因基督的死和高升,悉数降服,并且都因他弥赛亚的统治,终将灭亡。
小学 ta stoicheia tou kosmou(世上的小学)一语引起了一些难题。从前的译本把这句话翻成:『世俗小学』;但英文修订标准译本则翻作:『宇宙基本诸灵』(加四3,9;西二8,20;现代中文译本翻作『世俗所谓星宿之灵』)。Stoicheia 一字原指一系列事物,如一系列字母。因此,这字演变成某课题的 A B C(初阶),就是知识开端的几项基本要素(见来五12)。这字也演变为某物体的基本物质,例如物质世界的原素(彼后三10,12)。主后第三世纪后期的希腊文中,这字用在一系列星宿并星宿神明上。因此英文修订标准译本的译者把保罗这句话解释为一系列星宿神明,有人向这些假神妄作虚假的敬奉。
然而,上述这种解释虽然普遍被接受,却有一些严重的难题。首先,保罗这句用语,未在别的文献中发现过。其次,stoicheia 一字用来指星宿神明的证据出现于主后第三世纪,比主后第一世纪晚了许多;而当代的证据则付之阙如。第三,很难了解保罗会申述犹太人曾经受天上星宿诸灵的辖制。但如果采取上述解释的话,加四3就必定有这种含意。律法是借天使经中保之手设立的(加三19),但保罗没有说这是一种辖制,并且我们可以说,保罗不太可能把犹太人与外邦人在成为基督徒之前,同列为在星宿之灵的辖管之下。因此,『受管于世俗小学之下』一句必然是指前述 kosmos 的第五种用法。这种解释显然符合这句话每次出现的上下文。这句用语的『世界』是指地上人类关系的整个体系,包括其智慧及其宗教。这体系是暂时的,是过渡的;但这体系会横互在人与神之间,成为拦阻。正如就世界而论,保罗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因此就保罗个人而言,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加六14,15)。照样的,外邦人已经与基督一同向世俗小学死了,不再遵行世界体系曾经要求的禁欲主义(西二20,21)。既然那被保罗视为律法主义体系的犹太制度也是属于世界,因此保罗可以说,犹太人曾经受管于世俗小学之下(加四9,10)。
从上述这个有关保罗世界观的讨论,显示保罗对灵界权势的观念,甚至如福音书中所彰显之神国临在的赶鬼神迹,都不是保罗神学的皮毛小节而已,也不是外来宗教观念影响保罗思想的结果,而是属于新约圣经信仰的重要成份。现今这个邪恶的世代,以及人类存在的整体,都在这些邪恶权势的辖制之下,唯有征服、击溃这些邪恶权势,神的国度才能实现。
亚当 保罗视在某督之外的人,不仅是组成这受超自然邪恶权势。制的世界的一份子,是难辞其咎的罪人,不论他们是犹太人或是外邦人。罪恶的源头溯自亚当。保罗显然相信『原罪』,他相信亚当的罪构成所有人都是罪人。当保罗说:『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林前十五22)的时候,他是在表达人类一体这个普遍的旧约观念,这观念和我们现代的个人主义思想非常不同。整个人类与亚当是一体的,他的罪与死是整个人类的罪与死。决定性的经文是罗马书五12:『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从文法上来看,这句话可以指:所有人都死亡,因为他们都曾经亲自犯了罪;这句话也可以指:在亚当里,所有人都犯了罪。亚当的罪成了他们的罪,亚当的死成了他们的死。从上下文来看,奥古斯丁的解释比伯拉纠(Pelagius)的解释更正确。因为罗马书五19说:『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这句话有下面一句话对称:『照样,因一人(基督)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按照这上下文,人之所以是义人不是因为做了义行;人是在基督里才成为义人的。照样,按这上下文,人之所以是罪人,不是因为他们行了罪行;人是在亚当里成了罪人的。
自然启示 虽然罪与死是从亚当临到众人,但众人之所以被判为有罪,乃是因为他们自己是罪人的缘故。当保罗论及没有旧约律法之外邦人的情况时,他特别强调这点。外邦人虽然不知道旧约律法的启示,但他们也要向神交账,因所有的人都能够对神有一些认识。神的永能和神性,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保罗并不是说,从自然界可以合理证明神的存在。神的存在对保罗而言不是问题。保罗要申述的是:神有些特性,他的永能和他的神性,已经透过自然界启示世人。保罗主要的目的,是要驳斥偶像崇拜。世人以敬奉偶像代替敬奉真神,的确无可椎诿。『因为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罗一21)。他们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
良知 人不只有责任敬拜神,也有责任为良知的缘故行善。神把道德本能安放在众人里面,给他们是非对错的辨识力。『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罗二14一15)。保罗并不是说,良知是一切问题绝无谬误的指南针,他也不是说,人是由良知与律法同等指导的。他只是说,人人都有良知,良知给他们伦理价值的辨识力,而外邦人要因这辨识力的缘故向神交账。人之所以是罪人,是因为他们虽然有自然界的启示,也有良知的指引,却仍然继续敬拜偶像,不仁不义。
罪 研究保罗常用来描述罪的数个字汇,可知罪的本质,但其中最富神学内涵的字是。asebeia,罗马书一18译作『不虔』。外邦人最根本的罪是他们不把神当作神敬拜;一切的不义(adikia)都是从颠倒敬拜而生。有律法的犹太人,他们最根本的罪是『自夸』,歪曲利用律法,以致律法成为自信的基础,僭夺神前荣耀,倚靠律法不信靠神。因此,自夸与信靠神正相反对。不论是外邦人,或是犹太人,罪恶的根本不是罪恶的行动,乃是颠倒歪曲背逆的意愿。苦研究保罗的人是『肉体』(人站立背叛敌挡神)这观点,就更能同意上述说法。
罪也是对神旨意的『射不中的』(hamartia)。这是保罗描述罪最常用的字。罪是从一人亚当入了世界(罗五12),并因而临到众人,使他们受捆绑、作奴仆,结局就是死亡(罗六23)。罪以死作王,辖管人(罗五21),人是无法靠自己挣脱这个权势的,直等到基督降世。
有时候保罗论及罪,它几乎像是一个独立自主、敌对的权势,在人之外,与人分离。『然而罪趁着机会,就借着诫命叫诸般的贪心在我里头发动』(罗七8)。『因为罪趁着机会,就借着诫命引诱我,并且杀了我』(罗七11)。『既是这样,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罗七17)。然而,这却决不侵犯人的自由,也决不使人豁免罪咎。人仍然要为他自己的自主行为负责,他难辞其咎。『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
罪的其他字汇是犯罪(parabasis)——故意违反法纪或伦理(罗二23;五14);不法(anomia)——藐视和干犯律法(罗六19);过犯(Paraptoma)——是指个别过失(罗四25;五15;弗二1);悖逆(parakoe,罗五19;林后十6)。因上述字汇中有三个是在罗马书五章12一21节用来指亚当的罪,所以显然的是:虽然每一字汇都带有其独特的含意和色彩,但这些字汇往往在基本上是可交换使用的。
律法 保罗认为律法不只是神为人类品行的标准,不只是圣经的一部份;虽然律法是从神来的,也因此是良善的(罗七12,14);但因着人类的软弱和罪恶,律法成了定罪(罗五13)、忿怒(罗四15)、和死亡(罗七19)的工具。律法的职事可以称作属死的职事(林后三7),世界的奴仆(加四1一10),为奴之约(加四21一31)。在律法之下的生命是受辖制的生命,人需要从这辖制下得释放。
肉体 在基督之外的人,还有一个仇敌,需要在此处略为提及,就是肉体。正如下面有一章所说的,『肉体』在保罗书信中,有一特殊的用法,是指在堕落、罪恶、并背叛神情况中的人。有时候,保罗几乎把肉体(sarx)位格化,视之为一敌对的权势,控制着人,人需要从这权势中得释放。肉体与神的灵为仇,并且不能得神的喜欢(罗八5—8)。肉体与圣灵相争,彼此相敌(加五17),引致死亡(加六8)。这将会在第三十三章中详细讨论。
仇敌 人既是罪人,就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神为敌(西一21;亦见弗二12;四18)。他们是神的仇敌(罗五10)。『仇敌』(echthros)一词,可以有两个不同的意义。主动的意义是:他们反对、敌挡神,正如歌罗西书一21里的意义。被动的意义是:神认为罪人是在对他敌对的状态中。人既是罪人,就是神忿怒的目标,因为神必须与罪敌对。在这段经文中,任何一种解释都有可能。被动的意义符合上下文。因为人是神的敌人,所以是在神忿怒之下(罗五9;弗二3)。因人的罪,人不只是罪恶的,人是站在罪人的位置上。人在心里与神为敌,因此神必须视人为罪人,为神的仇敌。主动的意义(反对、敌挡、恨恶神),并不符合上下文,因为人的态度并未因基督的死而改变。因此,echthros在这段经文中,并非指神或人的感受,乃是指神与人之间的关系。
死亡 罪人也在死亡的状态中:『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弗二1;西二13)。虽然死亡通常包括肉身的死亡(罗五12),但显然此处保罗必定是指『灵性上的』死亡,就是远离神、与神隔绝。保罗用另一不同的措辞来描述,旧世代里的人是『那灭亡的人』(林前一18;林后二15)。这个字(apoleia,apollymi)可指失丧的人最终的厄运(腓三19;罗二12),也可指他们现今在基督之外的状态。他们被称为『那灭亡的人』,不只是因为他们在灵性上是死的,也是因为他们正走向最终的毁灭。
忿怒 保罗用来描述神对旧世代之人的反应,最生动的措辞是:神的忿怒。忿怒主要是末世论的概念。审判的日子将会是向失丧之人施忿怒的日子(罗二5;参帖前一10)。『那时,主耶稣同他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要报应那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他们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他权能的荣光』(帖后一7一9)。以弗所书五6及歌罗西书三6也许是指那即将来临之审判日的忿怒。
然而,这忿怒不只是末世的,也是现今神与人之间关系的特色。人在旧的世代里,在基督之外,是忿怒之子(弗二3)。神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罗一18)。此处,我们有一点实现末世论。
新约圣经概念中的神的忿怒,不应视为相等于异教神明的忿怒。异教神明的忿怒,可以借着适当的祭祀,转变成祝福。神的忿怒也不应视为自然的、非位格的、因果交互作用而已。神的忿怒乃是『神对一切邪恶事物绝难和解的深仇大恨,如果有人妄想忽视或解释掉神的忿怒,简直是愚蠢荒唐。』在保罗书信中,神的忿怒不是一种情绪,论及神的感受;神的忿怒乃是告诉我们,神如何向罪和罪人行事。『忿怒是神对罪的反应。』罪并非鸡毛蒜皮的小事,人在罪中泥足深陷,不能自拔。忿怒表达了神对罪现今的反应及行动,并将来的反应与行动。
这就是旧世代的特性,是人类处身的状况。保罗认为,在基督之外的人,身处泥沼,不能自拔。他这观念并非来自希腊二元论的思想,乃是来自末世论的二元论。末世论的二元论认为旧的世代是堕落的,卧在邪灵权势之下,反叛神,且是注定要死亡、在神忿怒之下的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