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吵了一千多年的架 〗 主后635年,基督教传入中国。此后,不管在华传福音的基督徒持什么样的神学观旧点,他总得同中华文化打交道。孔汉思在《中国宗教与基督教》一书中,把打交道的七种模式概括为三大类型:一是外表的同化(聂斯托里派)或不同信仰的混合(摩尼派);一是传教冲突(十七至十八世纪)或文化帝国主义(十九至二十世纪)以及反传教;一是互补的融合(利马窦)以及外来宗教的本土化。 《基督与文化》是尼布尔的名著,该书分析了近两千的教会历史,将关于基督与文化的关系的主张归纳为五种,一是反文化,认为基督与文化互相“对立”;一是混同,主张基督与文化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西方文化等于基督教文化;第三种是综合,基督在文化之中又超越文化;第四种是基督与文化相反相成;最后一种是改造论,基督为文化的改造者,它以奥古斯丁和加尔文为代表 在上两个世纪中,反文化的主张是中国教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看法。它认为文化已经深深受罪恶所腐蚀,失去了改造的可能,基督徒不要爱这个世界,而“政治、教育、文学、科学、艺术、法律、商业、音乐,等等──正是构成这世界的事。”在这样的神学观点的影响下,除了极少数的弟兄姐妹外,绝大多数的华人基督徒放弃了自己对文化的责任。 有人用两个比喻(吃饭与吵架)来说中华文化与外来宗教的撞击、摩擦与融汇的过程。吃饭说的是印度佛教,说这顿饭吃了上千年。意思是说佛教自汉传入中国,与中国的文人争论了一千多年,才融入中华文化,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化,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今天的中国人没有认为佛教是“洋教”的。 吵架说的是基督教,说基督教自唐朝几度传入中国,与中国人特别是士大夫、知识分子吵了一千三百来年了,但吵架的双方还没有见面哪。意思是说彼此对对方还缺乏基本的了解。所以,至今还有许多中国人把基督教视为西方文化,洋教。对此我们不能不忏悔,我们有负于主的恩典;我们不能不反省,问题出在哪里? 〖 2.一种思路。 〗 问题出在我们全盘否定中华文化。有鉴于此,何世明牧师提出了一种向华人传福音的新路向:即透过中华文化传福音。下面摘录的是他在《基督教与中国命运》一书中提出的一些看法:“透过文化只是方法,而传扬基督才是目的”。 “要透过文化传扬基督,有两大途径,其一是使基督的生命进入文化之中;其二是使文化进入基督的生命之中。”而无论哪一种途径,“我们都切匆忘记要高举基督,特别切匆忘记基督本身之超越性”。 透过文化向华人传扬福音的主要原则有三个:“一是不要把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混为一谈,必须强调基督教的超越性与普世性。二是根据中国古代典籍的记载,证明中国文化之根是有神论而非无神论,所以基督教使中国文化重回到有神论之路,便是复兴中国文化而非推翻中国文化。三是由中国传统文化所认识之上帝观,尚有不完全之处。基督教之使命,便是要对之修正补足以使其成全。” 何牧师的哲学看法我都深深赞同,几年前我写《我为什么不愿成为基督徒》一书时,还没看过何牧师的书,但也坦率地谈了一些很不成熟想法,渴望基督成为中华文化的改造者。因为问题很简单,人是不可能逃离文化的。泰勒(Tylor)1871年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任何其他的人所获得的才能和习惯。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说,“人是文化的动物”,或者人是符号的动物,语言、神话、艺术、宗教、历史和科学就是人所使用的符号之网上的各个部分。 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传福音是不可不能离开文化的,问题只在于人们使用的是哪一种文化,就连反文化,也是一种文化观点。 是时候了,是华人基督徒承担起改造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的时候了!是时候了,是华人基督徒创建中华基督教文化的时候了! 〖 3.三个原则 〗 透过中华文化来传福音是有原则的,这里主要讨论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我们所相信的上帝既是超越的又是内在的。 这条原则的根据是保罗在《以弗所》中所说的,上帝“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中坐W,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弗 4:6)。这可以解析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上帝超越一切。上帝不受任何时间、任何空间和任何文化的限制,更不可能为任何一种文化所垄断。上帝是西方人的上帝,也是东方人、中国人的上帝。他是所有的人的创造者,万王之王。 另一方面,上帝又具有内在性。上帝可以进入任何一种文化之中,改造一切文化。在历史上,他已经进入了西方文化之中,我们华人基督徒的盼望和祈祷就是,上帝也快快地进入中华文化之中吧。 另一方面,上帝又具有内在性。上帝可以进入任何一种文化之中,改造一切文化。在历史上,他已经进入了西方文化之中,我们华人基督徒盼望、祈祷揪摸是,上帝也快快地进入中华文化之中吧。 第二个原则:“所有的真理都属于神”。 耶稣就是真理。人只能发现真理而不能发明真理。美国最伟大的神学家爱德华滋说,“一切存在和美的基础以及源头……一切存在和完美都属于他,由他而来,也归于他。上帝和他的美在过去、现在都一样,是所有存在和一切卓越的总和。” 人心的确堕落了。但尽管如此,“上帝仍将各样杰出的才华投入人心,用以装饰人心。假如我们相信,上帝的灵是真理惟一的源泉,那么,不管真理在何处显明,我们都不应该拒绝或藐视,要不然我们就是侮辱上帝的灵了”,信不?这话是加尔文说的。 第三个原则:人的堕落也表现在人所创造的文化中 我们绝对不能低估人的罪性对文化的影响,有罪的人所创造的文化绝对不可能摆脱罪。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已经被“扭曲了”、被“污染”了,这是我们每一天都能见到的现实。我们相信,唯有基督教信仰,才能从根本上清除在中国文化中堆积的沉重的文化垃圾 〖 4.文化接触点 〗 要透过中华文化传福音,就必须仔细寻找基督教信仰与中华文化的接触点。 在丰富的中华文化中,包含着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契机,对此,有两个思路值得重视,一条是何世明牧师和一些前辈提出的观点:必须回到中华文化的源头上。中华文化的根是有神论而不是无神论。中国古代的圣贤们是用“天”(或者“上天”、“上帝”、“神”)来描述他们寻找的上帝的,老百姓则称其为,“老天爷”“老天”,“天公”。但由于上帝没有亲自向古圣贤们启示他自己,于是,“天不言”,他是隐蔽的、模糊的,就构成了我们前人的经验。但如今,通过圣经我们知道了,上帝就是我们祖先苦苦寻找但终究没有找到的“天”、“上帝”,并且,在拿撒勒人耶稣的死与生(复活)中,我们看到了上帝。 另一条思路是孔汉思概括的,就是基督教与中华文化在文化和伦理这两个层次上有许多地方可以贯通,但在信仰上必须作出取舍抉择。笔者认为,人性论的问题,也是中华文化与基督教接触的一种重要焦点。 透过中华文化传福音,我们还必须非常清醒地面对中华文化与基督教信仰的抵触点。例如即使在今天,祭祖仍然是许多人走向耶稣的巨大障碍。罪与拯救的观念都是中华文化中严重缺乏的思想,也是中国人很不愿意听到的信息。但这不能不讲,要不然,就不是传福音了。 透过中华文化传福音是华人基督徒一个艰巨的历史使命,它需要的是更多的带祷、支持和尝试,而不是无休无尽纺指责、批评和泼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