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此不想提出别人的意见,或加以驳斥。我将坦然地叙述我的观点,读者可以加上自己的判断。我们若是要了解这里所表显的修辞学的高峰,我们必须先了解外邦人的呼召和保罗在他们中间的职分,以及两者之间的连系,因此一方面可得着重视,同时另一方面也可得着嘉许。保罗在此必须先建立外邦人的呼召,此点是没有疑问的;同时,也指出他自己必须努力传福音给他们的原因,以免他会浪掷神的恩惠给狗,而不给予神的儿女。因此,保罗同时提出这两点的重要性,但每一点若不先按着次序详细叙述出来,我们就无从知道他论点中连贯的线索。他的高峰乃是指出,无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只要他们呼求神的名字,就表明他们相信祂。除非我们对神先有了正确的认识,不然我们就无法来求告祂的名;更有甚者,信心是出于神的道。但是无论何处有神的道被传开,那里就有神的护理与命定。因此,何处有人求告神,何处就有信仰;何处有信仰,何处就先有了圣道的种子;何处有圣道传扬,何处就有神的呼召。故凡有神的呼召,及其果子产生出来的地方,就明显地、无疑地有神的恩慈存在。由此我们可断言神已让外邦人来分享救恩的杯,他们已不再被拒绝在神的国度之外。传扬福音是使外邦人生发信心的原因,神所喜悦的传福音使命,也就是我们传道的原因。我们现在要分别查考这里的经文。
14.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
保罗在此的目的,乃是要指出求神与信神之间的关系,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开的。凡求告神的人就得以进入救恩的港口,也即最安全的避难所;正如儿子投到最慈仁之父的怀抱中,受祂的看顾护佑,受祂的慈爱所抚慰,因祂的仁慈而得鼓励,因祂的大能而得力量。惟有那些心中真正信赖父神之仁慈的,又敢于来盼望祂所赐祝福的人,才会得到这一切。
因此,凡求告神的人,必须相信神会保佑他们,因为保罗在此所讨论的乃是凡求告神的人,必先得神的嘉许。假冒为善的人也祈求神,但他们的求告不是出于信心,所以他们得不到救恩。这里也可以看到天主教经院学者的糊涂,因为他们乃是存着怀疑之心来到神的面前,毫无信心,不得平安。保罗并不如此,因他认为我们的祷告,若不确信会有果效,这样的祷告就是不正确的。他在此并不是指盲目的信心,乃是我们的心确知父神的慈仁,因祂借着福音使我们与祂和睦,并收纳我们为祂的儿女。由于此种信心,我们可以来到祂的面前;以弗所书三章12节也给我们看到此点。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惟有真实的信仰,才会使我们来呼求神。一个已经尝了主恩滋味的人,不可能停止他的祈祷求神的恩慈。
未曾听见,怎能信祂呢
保罗的意思是,除非神的应许打开了我们的口来祈求祂,不然我们就如同哑巴一样。这是先知撒迦利亚所给的次序,他说:"他们必求告我的名,我必应允他们;我要说:这是我的子民,他们也要说:耶和华是我们的神"(撒十三9)。不是我们按着心里的喜好来造作一位神,因之我们对于神所有的正确的认识,也是我们所当有的知识,乃是出于神的道。假使有人以自己的意见,来形成一个对神的概念,他就不可能对这样的一位神,有确切而真实的信仰,却是一个不稳定的,转瞬即逝的想象。所以必须先有圣道,我们才能获得真实的对于神的知识。但保罗在此所说的,乃是要传扬的圣道,因为这才是正常的将神的圣道种植在人心中的方法。如果有人认为传扬圣道是惟一灌输对神的知识的方法,我们就要否认这是使徒的意思。保罗在此不过是描写神一般的计划,并不是使神的恩惠变为一种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