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一课

  
耶利米书

    (耶利米的意思是被主建立)
  
  [耶利米哀歌](两本书都是耶利米所写∶耶利米哀歌是先知回首过去神对以色列人的报应而发出的忧伤,耶利米书则是向前看,肯定神在以色列被掳七十年之后的约。)
  
  作者∶希勒家的儿子耶利米。
  时间∶耶利米廿岁时开始他的事奉,时为犹大约西亚在位十三年。(在耶路撒冷被毁[主前586]时先知耶利米仍作先知的职份,他的事奉横跨了约西亚640-609;约哈斯609;约雅敬609-597;约雅斤597;西底家597-586[王下22-25];而同期的先知有那鸿,西番雅,哈巴谷,但以理和以西结。)
  对象∶头卅九章特别针对在被巴比伦掳掠之前,在败落的日子中犹大的子民。由四十至五十章特别针对因巴比伦的掳掠,圣殿的拆毁而四散巴勒斯坦地的子民。
  地点∶巴勒斯坦,埃及,巴比伦。
  
  成书的目的∶
  1.历史性的目的--先知的预言成为神有关藉巴比伦来审判的最后警告。
  2.教义性的目的--强调道德方面,并一神的超越。它教导「公义使邦国高举,罪恶是人民的羞辱」(箴14∶34)
  
  ■全书的重点与内容∶
  1.耶路撒冷被毁前的预言(1-39章)
   a.约西亚在位期间的预言(1-12)
   [1]先知在母复之中的被召(1)
   [2]先知对子民拜偶像,不公义及罪恶的关注(2-6)
   [3]先知对子民生活的慈怜(7-10)--(7∶3,8∶5,9∶1)
   [4]子民对神诫命的不满使先知沮丧(11-12)--(11∶10,12∶1)
   b.约雅敬在位期间的预言(13-20,25-26,35-36)
   [1]先知的经验(13-20)
   [a]以麻带糜烂为喻(13a)
   [b]以酒满瓮为喻(13b)
   [c]先知预言即将来临的乾旱(14)
   [d]子民拒绝耶利米的预言(15)
   [e]因前面的灾祸劝耶利米不要娶妻生儿育女(16)
   [f]犹大的罪恶(17a)--(17∶1)
   [g]先知的指责(17b)--(17∶21,22,27)
   [h]以陶人制器为喻(18)--(18∶6)
   [i]以毁瓶为喻明示犹大国必灭(19)
   [J]先知被打并被枷(20)
   [2]先知的劝勉(25-26)
   [a]先知对被掳有名的预言(25)--(25∶11)
   [b]藉先知的口神给子民最后一次悔改机会(26)--(26∶8)
   [3]先知的危机(35-36)
  [a]指出利甲族克守其先祖遗训不喝酒、不盖房、不撒种,而子民竟不守神的约(35)--(35∶6,7)
  [b]神命先知写出攻击以色列,犹大并各国的话,约雅敬闻卷中的预言而焚之(36)
  
  c.在西底家在位期间的预言(21-24,27-34,37-39)(巴比伦于主前605年入侵犹大,正如耶利米所言约雅敬王被俘掳,而西底家成为犹大最后的王帝,但只是尼布甲尼撒王的傀儡。)
  [1]有关犹大在政治上将来的预言(21-24,27-29)(这预言包括了不甚愉快但也有盼望的部份。)
   [a]预言西底家的没落及耶路撒冷遭毁灭(21)
   [b]咒诅临到哥尼雅[又名耶哥尼雅]的后裔(22)
  [c]神谴责那些不敬虔,对犹大的命运存有虚假盼望的先知祭司(23)
   [d]对被掳的馀民仍存一线盼望(24)--(24∶6)
   [e]耶利米严厉指责那些说没有被掳的假先知(27-28)
   [f]馀民七十年回归的安慰(29)
   [2]有关犹大在灵性上将来的预言(30-33)
   [a]灵性上光明的前景(30,31)--(30∶3,31∶33-34)
   [b]耶利米向表亲买地以示对将来的信心(32)
   [c]神表白将来的复兴(33)--(33∶15-16)
   [3]有关犹大不久将来的预言(34,37-39)
   [a]先知预言虽然耶路撒冷被掳掠但西底家王不会被杀(34)
   [b]先知因预言作叛国而被监禁(37)
   [c]先知被困于阱至死,后来西底家迎求(38)
   [d]耶路撒冷被毁,西底家被捉拿(39)
  
  2.耶路撒冷失陷之后的预言(40-52章)
   a.有关在巴勒斯坦地馀民的预言(40-43)
   [1]耶利米被允许与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犹大省长基大利一起(40)
   [2]以实玛利杀基大利及很好犹太人(41)
   [3]先知鼓励约哈难及其他军事将领继续忠于神不要下埃及(42)
  [4]他们不接受先知的话,将他一并逃到埃及。先知预言他们会被尼布甲尼撒王掳走或杀害(43)
   b.有关在埃及馀民的预言(44)
   [1]因在埃及祟事他神而遭灾祸(44∶11-14)
   c.有关在巴比伦馀民的预言(45-52)
   [1]先知预告约雅敬及犹大的坠落(45)
   [2]之后尼布甲尼撒王攻占埃及(46)
   [3]四围列王也遭审判--非利士的灭亡(47)
   [4]摩押受惩罚(48)
   [5]亚扪受惩罚(49a)
   [6]以东受奉责(49b)
   [7]大马色、基达、夏琐及以拦被罚(49c)
   [8]以色列敌人遭审以鼓励馀民明白神的公义(50-51)
   [9]先知的预言∶目击耶路撒冷在西底家在位十一年失陷(52)
  
  


耶利米哀歌

  (希伯来文圣经是以第一个字「怎样」为题,七十士译本为「耶利米的泪水」。是三本有关被掳的书卷[耶利米哀歌,以西结书,但以理书]的第一本,耶利米哀歌是集中于过去,其他两本书卷是集中在将来。)
  
  作者∶先知耶利米。
  时间∶耶路撒冷城失陷的同时。
  对象∶被掳掠的以色列民族。
  地点∶被掳巴比伦的以色列人。
  
  成书的目的∶
  1.历史性的目的--为耶路撒冷失陷而发出忧伤,同时提醒有关神对话语及子民的忠诚。
  2.教义性的目的--公义与慈爱(3∶22,23)
  
  ■全书的重点与内容∶
  1.锡安失陷的痛苦(1章)--一位悲伤的寡妇
   a.对失陷之城伤感的描述(1∶1-11)--(1∶1)
   b.全国的无奈(1∶12-22)--(1∶12)
  2.锡安失陷的境况(2章)--一位哀哭的女儿
   a.神作在锡安身上(2∶1-10)--(2∶1)
   b.神作为的原因(2∶11-22)--(2∶15,17)
  3.锡安失陷的目的(3章)--一位受苦的人
   a.先知在耶路撒冷的平静下取得安慰(3∶1-39)--(3∶1,22,23,31,39)
   b.先知从忏悔中得信靠(3∶44-66)--(3∶40,42,49,50)
  4.锡安失陷的沉思(4章)--丧失光泽的黄金
   a.现在的刑罚(4∶1-15)--(4∶1,6,10)
   b.将来的前景(4∶16-22)--(4∶16,22)
  5.为锡安失陷而请求(5章)--一位无父的孩子
   a.失陷的因由(5∶1-18)--(5∶1,11,12)
   b.失陷的请求(5∶19-22)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