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话说在前面



1.“吹捧与自我吹捧”

从小在大陆接受政治教育,记得其中有一条叫作(共产)“党的三大作风”,前两条与本文无关,就不提了,这最后一条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意思是共产党员要经常进行自我批评,彼此之间还要互相批评。几年前回大陆探亲,听到民间将这“三大作风”给“篡改”了,弄出了一个新“三大作风”,前两条还是不管它们,这第三条变成了什么呢?变成了“吹捧与自我吹捧”!
  
这自然是黑色幽默,并且,是民间的,上不得大雅之堂。
  
我不知道这黑色幽默的发明者在创作他们的作品时想没想到天下与时代。不管他们想没想,他们的“吹捧与自我吹捧”一语,都道破了当代精神潮流的奥秘。在美国,这一点尤其明显。美国人论人论事,爱说一些在我们中文中看来是大得吓人的大字眼:像什么伟大啦,完美啦,真漂亮啦,等等,这不必细究,那是一乡一国的风俗,有时你可以随俗,有时你也可当它耳边风,就当人家是说着玩的,逗乐子,开心。
  
问题是这个乐子逗大了,大到与时代精神融汇贯通。这个时代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宗教学,都齐心合力地往这个方向走,启发你,教导你,引导你,用一套到几套的技术来训练你如何“吹捧与自我吹捧”。像什么我就是我的上帝,像什么我最棒,像什么我是我生命的舵手,等等,都可以归为“吹捧与自我吹捧”这个系列中。而在新世纪运动中兴起的许多小纺宗教流派,那最高的教义也许只能归结为一条:上帝,那就是你自己。
  
老百姓有句俗话,道是顺情说好话,这个“情”字,可以理解为顺着人心中那个邪了的情:我要与至高者平起平坐。如何来“顺”呢?那就用得上六字真言了。你对自己一定要说:“我真棒!”别人对你必须说:“你真棒!”
  
这些“吹捧与自我吹捧”的话如果只是在教堂外说说,也是可以理解的,人的罪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把自己看得过高。问题是它也溜进教会中来了,溜进传福音中来了,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传福音若不从圣经出发,若回避罪,那就很容易坠入“吹捧与自我吹捧”的泥潭之中。
  


2.“心理学救恩”

  “心理学救恩”这个概念出于戴夫韩特(DabeHunt)写的《偏差的诱惑》(简称《诱惑》)和《诱惑的超越》(简称《超越》)这两本书。书的中文版是华神出版社出版的。书中尖锐地批评了在当代基督教中流行的以心理学代替福音的倾向。他列举了一些著名的传道人的言论,这些言论不论讲
得多么社乎其神,天花乱坠,归结到一点,都逃不了“吹捧与自我吹捧”的俗套。
  
请看“成功福音”:
  
Schuller说:“我认为在基督教旗帜下奉主名所做的事,没有一件比这种更野蛮、笨拙、非基督徒式的策略─尝试让人觉察他们失丧的罪恶情况─对人类的人格更具有破坏力,对布道大业更具有反生产力的事了”。(转引至《诱惑》第11页)
  
在许多基督教书房出售的NapoleonHill的书中提出了所谓的“信心的神奇力量”,那就是“人心能相信的任何事情,人心也能达成。”比如,“只要你真诚深信你会有大笔财富,你就会拥有它”。(转引至《诱惑》第16至17页。)
  
有人把他的“成功福音”概括为:“你的命运是在你的心思能力中,无论什么,只要你设想到的,就是你的。宣告它。使之成形。用积极心思来创造它。成功、快乐、完全健康,就统统都是你的了─只要你单单有创意地使用你的心思。运用心思的能力,使你的美梦成真”。(转引至《诱惑》第20页)
  
而用几个词汇来概括它的话,“那就是健康或医治,丰盛或繁荣─有时甚至是财富─还有幸福”。(转引至《超越》第103页)
  
当记者问一位“信心运动”的领袖他是否并未“作十一奉献以得福”时,他回答:“有!有!千百个有!我要得到医治,我要得到健康,我要得到钱财,我要得到繁盛!”(转引至《超越》第107页)
  
吓人不?!
  
请看“积极思想” (PMA):
  
全球最大的教会的赵牧师在他的《第四度空间》的续集中如此教导祷告:“当我们在祷告中来到神面前时,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去摹想,梦想答案,好像已经完成了一般、当我们祷告时,我们应当一直尝试去看见最后的结果。这样,凭着圣灵的能力,我们可以孵育我们要神为我们做的……”。(转引至《诱惑》第142页)
  
  “用成功充满你的心志,你就会成功……我要求我的人,绝不要让消极的思想留在他们的心中,只要想积极的事”。(转引至《超越》第46页)
  
  “积极宣告”运动的真正创始人Kenyon最先在教会中提出:信心“乃是一种宣告”,“我宣告什么,我就可以得着什么”。(转引至《超越》第100页)
  
请看“精神疗法”:
  
把“摹想”(Visualization)等古老的巫术方法带进基督教的AgnesSanford,如此介绍“内在医治”和“记忆医治”,她说:“我要如何在我里面创造出信心的气氛,得着上帝正在应允我祷告的感觉呢?我所用的方法就是操练出创造性的想象力……在记忆的医疗过程中,一个人必须运用想象力,把一个不管多么败坏的人想象成属于上帝的圣徒,紧紧抓住这个图象,在想象中把他天性中黑暗可怕的阴影转成优良的美德和能力的源头。真的,他们确能藉此被转变。这就是救赎”。(转引至《诱惑》第157页)
  
为保守的福音派所喜爱的基督教领袖傅士德(Foster)在他写的《属灵操练礼赞》一书中,也如此提倡“摹想”,他说:“在你的想象中,让你的灵体被光照耀,超脱你的肉体上升。……上升穿过云层,进入同温层……深而又深地进入太空,直到再没有别的东西,只有永恒的创造主温暖的同在”,他认为这不是幻想,而是由心灵创造出的“实体”。(转引至《诱惑》第187页)
  
请看“自我崇拜”。
  
Muktananda对其门徒的劝告是“向你自己下拜,尊敬并崇拜你自己。神像你住在你里面”。(转引至《诱惑》第67页)
  
  “你没有一位住在你里面的神;因为你就是神 "。(转引至《诱惑》第103页)
  
一位流行的基督徒作家如此教导人拥有真正的“自我形像”:“你如果想要建立自我形像,先把你的优点写在一张卡片上,并且把它放在可以随手取访的地方……一再的称赞你自己,进入你自己的小天地……
  
你每天也要抽几分锺在镜子前,仔细端详自己一番。同时,不断地以积极的言辞来肯定所完成的工作、然后,再反复地念诵许多人称许你的话……
  
当然,有时整型手术也十分有助于重新建立一个人的自我形像”。
  
这些话就像一位把“自我概念不健全”视为一切问题的祸根的心理治疗师所说的那样:“除非我们决心高举自我并且勇于要求我们有权如此作,否则我们决定无法得到当有的自尊”。(转引至《诱惑》第258至259页)
  
像这些流行的最新福音,无论是“成功福音”、“积极思想”,还是“积极宣告”、“精神疗法”、“自我崇拜”等等,它们之所以能流行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位人士一语道破天机:“我们将人所要的东西都给了他们”。
  
千百年来,古老的福音告诉人们:人活着的首要目的是荣耀神。
  
现在,它却被一些所谓的福音改变为:上帝的首要目的是荣耀人。
  


3.丑话说在前面

福音是好消息。传福音传的是好消息。这个好消息在《约翰福音》第三章中概括为:“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第16至17节)。
  
有时,我们为了让人不反感,把福音就传到这个地方就打住了。于是,我们可以大讲上帝是爱,讲信主有平安,讲只要你信(其实只是头脑里的信道理)了,你就有永生了。等等,总之,是一大堆的好话,人愿意听的话,听了让人心里舒舒服服的话,甚至能使人开心,或者,流泪。
  
但早在半个世纪前德国的一位基督徒、神学家潘霍华(D.Bonhoeffer)就将此类福音称为“廉价的恩典”。
  
什么是“廉价的恩典”呢?
  
  “廉价的恩典把恩典视为一套教条、一套原理、一种制度,它意味着宣称罪的赦免是个一般性的真理,上帝的爱被视为基督徒对神的一种概念。人们以为在知识上接受了这一套概念,就足以获得罪的赦免。在这样的教会里面,世界为其罪过找到了廉价的遮盖,无需为罪忧伤痛悔,也不必渴望真正地从罪中得到释放”
  
  “廉价的恩典是宣讲饶恕而不需要悔改,受洗礼而不遵守教会的纪律,领圣餐而不必认罪,获得赦免而不需本人亲手忏悔。廉价的恩典是不需付出作门徒的代价的恩典,是不背十字架的恩典,是没有道成肉身的和永远活着的耶稣基督的恩典。”(中译本《追随基督》第46至47页。
  
一些人信主后听到基督徒要付出作门徒的代价,要背十字架,要认罪悔改,感到很奇怪,上当受骗了。
  
他们的确是被骗了,但不是被福音,而是被迎合他们心理的的人所传的廉价的福音骗了。
  
就以讲《约翰福音》第三章为例,一些人讲到16节,顶多到17节时,就停住了,这就有割裂福音的嫌疑。因为下面明明讲:“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很明显,这里还强调了两点:
  
第一,不信的要被定罪;
  
第二,定罪的原因是他们有罪并且留 罪中而不来就光。
  
这个在世人看来是消极的信息证实了福音有其不可割裂的另外一个方面:知罪,认罪,悔改。
  
耶稣当年出来传道,据《马太福音》记载:从那时器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可福音》的记录是: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的福音,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
  
传福音的基督徒不能淡化福音,淡化基督教。而不讲罪,不讲悔改,就是淡化福音,是传另一个福音。福音若是让罪人听了不感到扎心、难听,那传的就很难说是彼得和保罗所传的福音。因为他们传的福音令人感到扎心,而上帝通过他们向扎心人的呼唤就是:“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
  
这些话的确难听,是丑话,但这也正表明人的病(罪)实在是太重了。而医此绝症的良药,就不能不,苦口。
  
2002. 8. 30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