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在教会学过一首名为《信靠顺服》的诗歌(《生命圣诗》第287首),其中有这样的歌词:「在主真道光中,我与救主同行,何等荣耀照亮我路程,只要遵主旨意,主肯与我同行,信靠顺服,主必肯同行。信靠顺服,此外不能蒙福,若要得主里喜乐,只要信靠顺服。」那时候总以为「信靠」与「顺服」是两件事,基督徒要先「信靠」,然后学「顺服」;后来读潘霍华的《追随基督》,才知道「信靠」与「顺服」原来是同一件事,因为没有「信靠」,人就不会「顺服」,而人不肯「顺服」,也实在不能「信靠」。
是期的经文讲到耶稣的同乡不愿意「信靠」耶稣,纵然「称赞他,并希奇他口中所出的恩言」,但一提到耶稣不过是「约瑟的儿子」,他们便没法「顺服」地虚心聆听下去。耶稣看穿他们的心思,知道他们希望祂拿些证据出来证明自己,例如把祂在迦百农所行的神蹟奇事也行在自己家乡里。这许多不信的人惯常用的「藉口」(就是要上帝证明自己来吸引人相信),却换来耶稣十分决绝的回应:「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
耶稣跟着所举的两个旧约例子都是「信靠」与「顺服」同时出现的—撒勒法的寡妇「信靠」耶和华上帝,所以「顺服」以利亚的吩咐为他做饼、甚至供养他,结果是麵不减少、油亦不短缺、甚至儿子也死而复生(王上十七8-24);而长大痲疯的亚兰王的元帅乃縵虽然起初不愿「顺服」以利沙要他到约但河沐浴七回的吩咐,但后来他被僕人劝服,照着去做,结果不但肉体得洁净,心灵同时也有了对耶和华上帝的「信靠」(王下五1-19)。这两个人都是外邦人,本来都被视为是在救恩以外的,但因为「信靠」与「顺服」,他们便得着救恩。相反地,耶稣的同乡,那些一直自以为在救恩以内的犹太人,却因为不肯「信靠」与「顺服」,竟然失落了救恩﹗而最讽刺的是他们自己亲手把赐救恩的主「撵出城」,甚至他们想「带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完完全全地将耶稣拒绝。
今日在教会内外也有很多被看为是在救恩以外的人,他们一生也许只有很少机会接触到福音,但是若然他们「顺服」主的灵的引导,愿意「信靠」、接受耶稣为救主,他们也必定可以得着救恩。相反地,那些在教会内外被看为是在救恩以内或是与救恩很接近的人,无论他们已经是信徒、或是自小受基督教信仰熏陶的一辈、甚或是被人看为虔诚的善男信女,如果不肯「信靠」与「顺服」,其实最终也会失落救恩。
耶稣对会堂里的同乡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祂说应验了的是「传福音给贫穷的人……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路四18-19)这并不是因为上帝偏待软弱的人,而是因为软弱(或是肯承认自己软弱)的人似乎更容易「信靠」与「顺服」。
作者:黄日强(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坚信堂传道) 出处:基督教周报